近年來,安徽蕭縣緊盯“十四五”目標任務,圍繞農業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要素,因人施策培育新型勞動者,因勢利導推廣智能化農機,因地制宜發展智慧、綠色農業,積極以多項舉措培育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推進皖北農業強縣建設,助力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M6米乐注册
筑牢主體支撐,因人施策培育新型勞動者。新型勞動者是農業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要素之一。該縣聚焦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人才需求,大力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工程,精准提升農民技術技能水平、產業發展能力和綜合素質素養。目前,蕭縣已通過各種形式培訓包括家庭農場主、合作社帶頭人、農業企業技術骨干、返鄉創業青年、鄉村能人以及參與電商、農機服務的新業態從業者在內的新型勞動者近2萬人,形成了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
迭代農事工具,因勢利導推廣智能化農機。農事工具是生產資料的一種。新型鄉村生產資料是農業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因素。為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蕭縣立足實際,聚焦短板弱項,積極爭取省級新型農機裝備推廣應用項目、農機研發補短板項目,落實農機補貼資金政策,對購置智能化農機的農戶或企業給予30%-50%的補貼,全力推廣使用高效、M6米乐注册專用、智能化農機。同時,加強產學研合作,積極與中科大、安徽農業大學等機構共建技術示范基地﹔加強基礎設施升級,不斷擴大農村5G網絡覆蓋,保障數據傳輸實時性﹔並大力推進“北斗+智能化農機”示范項目,使張庄寨鎮、王寨鎮等地的示范農場、部分合作社實現北斗導航農機全覆蓋,全縣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0.77%。
選配技術體系,因地制宜發展智慧、綠色農業。在發展智慧農業上,該縣積極通過政策引導、技術賦能和模式創新等方式探索智慧農業實踐路徑,推廣農業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加強示范園區建設,M6米乐注册先后在庄裡鎮、王寨鎮等核心區域建設智慧農業示范園區,集成智能灌溉、環境監測、病虫害預警等技術。推廣企業合作模式,積極與中聯重科、極飛科技等企業牽手,引入智能化設備和使用技術,發展智慧農業。在發展綠色農業上,該縣科學打好“技術推廣+政策扶持+模式創新”組合拳,大力推廣綠色生產技術。推行智能水肥一體化技術,在全縣小麥、玉米主產區鋪設滴灌、噴灌設施,結合土壤傳感器數據實現精准灌溉,覆蓋面積超10萬畝。實施測土配方施肥,依托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每年對20萬畝耕地進行土壤檢測,生成“一地一策”施肥方案,減少化肥濫用﹔積極以有機肥替代化肥,對使用有機肥的農戶給予每畝200元補貼,推廣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年消納糞污30萬噸,生產有機肥15萬噸。同時構建綠色循環農業體系,加強秸稈綜合利用,推廣秸稈粉碎還田、生物質燃料加工和飼料化利用技術,全縣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5%﹔推行種養循環,在白土鎮等養殖密集區推廣“畜禽-沼氣-農田”模式﹔推行生態種養結合,試點林下經濟,提升土地復合利用率﹔加強綠色植保與病虫害防控,以生物農藥替代,對購買生物農藥的農戶給予30%補貼,使化學農藥使用量下降25%。在一系列強有力舉措加持下,該縣成功將農業綠色生產技術轉化為轉化為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實現了農業高質量發展與鄉村振興的深度融合。(張祖北)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