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是贵州省农业中除粮食之外的第二大作物,蔬菜产业是贵州省重点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春节假期刚过,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科研团队已经紧锣密鼓地奔波在蔬菜生产、科研一线: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指导黄瓜嫁接育苗;在贵州省农科院蔬菜科研基地鉴选白菜、甘蓝、青菜等育种材料;还有些科研人员忙碌在位于海南三亚的海棠湾贵州省农科院蔬菜南繁基地,在那里进行番茄、辣椒、南瓜、菜豆等蔬菜的加代育种工作……一系列工作都是为了服务于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研究总结出的贵州错季蔬菜栽培技术“四步曲”,错锋供应也推动了贵州蔬菜产业提质增效。M6米乐官网
贵州省农科院副院长、蔬菜专家孟平红告诉记者,近年来,贵州省立足山区立体性气候特色和良好的生态优势,根据贵州省各地海拔、气候条件的差异性,大力推广错季蔬菜种植。贵州省农科院蔬菜科研团队在贵州省不同海拔区成功摸索出一年多季蔬菜高效种植技术模式,推动贵州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以前,贵州省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地质特点使得相对集中连片的菜地比较缺乏,蔬菜种植规模化、机械化难度较大,蔬菜单产低,菜农收入低。贵州省农科院致力于将“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山区劣势变为蔬菜错季生产的独特优势,充分利用省内“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性气候特征,因地制宜发展具有现代山地特色的错季蔬菜,推广适合省内各个产区种植的蔬菜品种,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产出不同种类的蔬菜供应全国。
孟平红与团队历经30多年努力,研究总结出贵州错季蔬菜栽培技术的“四步曲”。海拔1300米以上、7月均温小于22摄氏度的高海拔区域曾被视为苦寒之地,利用该区域“天然空调”的冷凉气候优势发展叶菜类、根菜类、茎菜类、花菜类等夏秋喜凉蔬菜,于6月中旬至10月下旬供应热区城市;在海拔800米以下、1月均温大于8摄氏度的低海拔河谷区域,利用“天然温室”的暖热气候优势发展番茄、辣椒、菜豆等冬春喜温蔬菜,于3月下旬至6月果菜淡季时上市;在低海拔区域发挥热量优势,在水稻收获以后发展秋冬喜温蔬菜,于10月底至12月上旬果菜淡季上市;此外,每年3—5月,白菜、甘蓝、萝卜等喜凉蔬菜普遍抽薹开花,此时选用耐抽薹品种,通过改进播种育苗方式等,发展春夏喜凉蔬菜,在3—5月全国喜凉蔬菜淡季时上市。
一系列打好时间差的错季蔬菜为贵州蔬菜赢得了市场竞争优势,量少价优的错季蔬菜市场销量可观,大大提高了菜农的经济收益。
错季种植并不是贵州蔬菜增收的唯一法宝,贵州省农科院率先提出贵州省蔬菜产业“321”科技示范工程(即让蔬菜种植年亩产值分别达到3万元、2万元、1万元的种植模式),将贵州蔬菜错季栽培技术科学组装配套,利用间套作、轮作、复种等方式,研究总结出100余套适宜不同海拔地区的一年多季蔬菜高效种植技术模式。例如,采用“辣椒套种春大白菜—水稻—秋冬番茄”的一年3季4熟模式,罗甸县蔬菜年亩产值从5000元增加到3万元左右。这些模式改革了传统蔬菜种植制度,调整了蔬菜种植结构,提高了菜地利用率,提升了产量和效益,实现了贵州蔬菜产业的转型升级。
到“十三五”规划末,贵州省蔬菜面积已上升到全国第四,产量位居全国第十,产值居全国第七,蔬菜产业进入全国第一梯队。目前,贵州蔬菜种植面积2000余万亩,已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夏秋蔬菜生产大省。贵州现已形成五大蔬菜产业集群,其中,以修文县、平坝县等为代表的黔中集群以保供蔬菜为主;以绥阳县、湄潭县等为代表的黔东北集群以夏秋季蔬菜为主;以播州区、汇川区等为代表的黔北集群以高标准菜地、育苗中心为特色,正在推行蔬菜生产机械化,并积极建设蔬菜加工及冷链物流;以威宁县、大方县等为代表的黔西北集群以高原夏秋蔬菜为主;以罗甸县、三都县等为代表的黔南集群以冬春和秋冬蔬菜为主。
据了解,作为贵州省蔬菜产业的重要科技支撑,贵州省农科院蔬菜团队获得多个蔬菜新技术新品种科技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推动贵州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提供优良蔬菜种类和品种,贵州省农科院培育出辣椒、茄子、番茄、南瓜、苦瓜、M6米乐官网丝瓜、菜豆、豇豆、甘蓝、白菜、芥菜、芹菜、胡萝卜等50余个“黔研”系列蔬菜新品种;引进国内外1200余个蔬菜品种,在贵州不同海拔区域进行引种试验,鉴选出100多个适合贵州山区种植的优良品种,大大丰富了贵州蔬菜市场的花色品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9天涨价500元,苹果手机迎涨价潮?直营店价格没变,部分手机店价格有波动,经销商:有价无市,没人敢收
63票赞成、16票反对、25个国家弃权!IMO达成历史性全球协议 航运界
关税对普通人的影响有多大?网友精准分析,看完瞬间顿悟
雷公自曝寻子成功10个月后被儿子拉黑!称父爱让川川喘不过气,并晒出聊天记录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