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花絮大、坐果率高,做好春季疏花疏果既能提高果品质量和产量,改善设施大棚通风、光照环境;还能让保留的果实获取相同营养,利于果实商品性。”3月26日,站在渭南市临渭区丰源镇的葡萄种植棚外,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无核种质创制岗岗位科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徐炎侃侃而谈,为果农进行了一场深入浅出的田间培训课。
当天上午,来自陕西各地的葡萄种植园区经营管理者、技术负责人以及种植企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热情高涨,积极开启这场知识与实践交融的培训课。活动现场,徐炎教授分别从疏花的重要性、疏花机的优势、设施葡萄栽培品种选择和葡萄田间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讲授。
徐炎介绍,在北方地区,葡萄种植面积大、生长周期集中,疏花疏果人工成本高、用工量大。在保花保果效果有保障的前提下,使用疏花机能节省50%以上的疏果人工成本,操作方便,效率高,有利于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是提高果园机械化、省力化栽培的关键环节。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无核种质创制岗岗位科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徐炎现场为果农进行技术培训
同时,M6米乐注册陕西省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M6米乐注册省果业协会葡萄分会会长陈占伟针对大棚葡萄病虫害防控技术进行了现场讲解。结合多年实践经验,他详细介绍了葡萄常见病虫害变化、土传病害影响、防治方法以及防治措施等,为广大种植户提供了实用的技术指导。
陈占伟认为,葡萄病虫害预防方案不能仅关注具体病害用药,而是一套复杂系统。不仅要解决药效问题,还要考虑药物与肥料的拮抗或增效关系、打药对果面和叶片是否有损伤等问题,同时,M6米乐注册还要注重药物残留问题,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陕西省果业协会葡萄分会会长陈占伟则针对大棚葡萄病虫害防控技术进行了现场讲解
近年来,面对葡萄疏花疏果人工成本高、效率低等难题,科技支撑下衍生了各类疏花机。而活动现场推出的葡萄电动疏花机,通过果农的试验示范,成为大家热议的线多亩阳光玫瑰,以前疏花全靠人工完成,每串果实疏完需要3到4分钟,费时费力,今天来到现场试验了疏花机,每串葡萄疏完只需要6秒左右,特别方便,希望能尽快普及。”拿着疏花机,来自临潼的果农田本河爱不释手,试了一遍又一遍。
活动现场,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渭南综合试验站站长、渭南葡萄研究所所长王录俊一边讲解,一边操作演示。“疏花时,要注意控制好疏花机的力度和角度,避免损伤葡萄植株……”参加活动的种植户们围聚在旁,目不转睛地观察着,用手机拍摄操作过程。
此外,观摩团还分别来到渭南市华州区程家村以及大荔县东高明村等地,进行了实地观摩,并积极开展疏花技术交流,分享各自在种植过程中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现场气氛热烈。通过此次观摩培训会,参会人员对葡萄疏花技术和促早栽培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参会人员一致认为,新技术、新理念无疑将成为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之举,助力葡萄产业提质增效,推动葡萄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陕西省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陕西省果业协会葡萄分会、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渭南综合试验站、酿酒葡萄栽培岗、无核种质创制岗主办,渭南葡萄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承办。旨在深入推动葡萄产业的绿色健康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提升机械化技术对产业发展的贡献,降低葡萄园人工成本,贯彻落实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等精神,为葡萄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