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M6米乐新闻 分类
国兰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国兰栽培方法与流程发布日期:2025-02-11 浏览次数: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国兰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国兰栽培方法。

  兰花根据原产地可分为洋兰和国兰,洋兰的原生种主要在热带雨林且常常依附于树干或岩壁间生长。国兰主要指兰科兰属中生长于土壤之中的地生兰。

国兰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国兰栽培方法与流程

  我国关于兰科植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形态学、分类学、组培快繁技术等方面,环境因素与兰花生长机理关系方面的研究比较少。但兰花对生长环境要求特殊,因此环境因素对兰花的培育是十分重要地。

  在《漳州师范学院学报》中文献“环境因子影响兰花生长机理的研究进展”中公开了影响兰花生长的环境因子有温度、相对湿度、栽培基质、光照等。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等对国兰的花芽形成、有机物积累和授粉率等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国兰的栽培基质则决定性的影响了新芽新根增殖率、开花率、移植存活率等。

  国兰的栽培基质里基本都包括肥料,兰花用肥料主要是氮、磷、钾肥,氮、磷、钾肥的用量和比例对国兰的生长周期、抗病能力、光合速率、营养物质储存等有着重要影响。

  在国兰栽培中,病害的预防是很重要的环节,兰花枯萎病是一种兰花易得病害,兰花枯萎病的致病病菌是尖孢镰刀菌。尖孢镰刀菌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土传病原真菌。现在市面上对兰花病害防止的主要方法是采用杀菌剂喷洒,但是杀菌剂本身由化学成分构成,带有毒性,对人体有害,因此对于栽培人员来说是有害的。因此,采用一种不需要喷洒灭菌剂即可防止尖孢镰刀菌对国兰的侵害是十分有意义的。M6米乐平台众所周知地,菌种之间存在抑制或促进关系,因此可以在栽培基质中添加菌剂来实现抑制尖孢镰刀菌的生长从而达到目的。根据《中国农学通报》公开的文献“青霉菌、防线菌株和石灰水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青霉菌可以对尖孢镰刀菌产生抑制作用,青霉菌对尖孢镰刀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为71.97%,但是青霉菌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率仍然不够高。然而菌株的抑菌能力不仅与菌株本身有关系,与所处的生长环境也有非常大的关联。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国兰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国兰栽培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国兰栽培基质,所述栽培基质包括花生壳、紫色砂页岩、杨树皮、椰糠、草炭土、肥料和微生物菌液;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栽培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花生壳40~60份、紫色砂页岩15~35份、杨树皮1~5份、椰糠3~10份、草炭土1~10份、微生物菌液0.1%~0.8份、肥料0.1%~0.8份;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栽培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花生壳57份、紫色砂页岩30份、杨树皮2份、椰糠5份、草炭土5份、、肥料0.5份、微生物菌液0.5份;

  (1)拌料:将花生壳、紫色砂页岩、杨树皮、椰糠、微生物菌液、肥料、草炭土按权利要求1~3所述配比称重后混匀再加水调节成栽培基质,其中含水量为40%~50%;

  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要种植的兰株中最老的一苗的鳞茎上2cm处,放进花盆中,左手的掌心压住兰盆边缘,右手用小木棍调整兰株的根均匀摆放;填粗栽培基质至盆的1/2处;

  用右手掌轻拍盆的中部,左手调节兰花苗的定植高度,低于兰盆2cm,填中粗栽培基质至3/4处,摇动兰盆或拍击盆壁,使植料与兰根密切接触;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兰盆采用口径18-25厘米的专用兰花盆,兰盆底部底孔用纱网/直径4cm~6cm的泡沫块盖住或放疏水透气罩。

  光照管理:兰花耐阴,避免直射强光,保持光照强度为7000~15000lux;

  本发明中,在栽培基质中利用了微生物菌液来提高国兰拮抗能力,大大降低国兰的患病率。青霉菌的存在抑制了尖孢镰刀菌,通过为青霉菌搭建一个良好的代谢环境,提高了青霉菌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能力。而且地衣芽孢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本身具备拮抗致病菌的能力,其分别与藤黄微球菌的配合作用降低了兰花白绢病和兰花炭疽病的得病率。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国兰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国兰栽培方法,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栽植:用国兰栽培基质进行栽植:用较大块栽培基质填至盆高的1/5~1/4作为排水层;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要种植的兰株中最老的一苗的鳞茎上2cm处,放进花盆中,左手的掌心压住兰盆边缘,右手用小木棍调整兰株的根均匀摆放;填粗栽培基质至盆的1/2处;用右手掌轻拍盆的中部,左手调节兰花苗的定植高度,低于兰盆2cm,填中粗栽培基质至3/4处,摇动兰盆或拍击盆壁,使植料与兰根密切接触;填细栽培基质低于盆口1cm;栽植时间为春季或者秋季,以4苗为一个单丛栽植;所述兰盆采用口径25厘米的专用兰花盆,兰盆底部底孔用纱网/直径5cm的泡沫块盖住或放疏水透气罩。

  (4)栽植20d,栽植2年期间不换盆;栽植2年期间避免直射强光,保持光照强度为10000lux;保持环境温度为20℃;用清洁、微酸、ph值为6.5的水进行浇水。

  所述国兰栽培基质包括花生壳57份、紫色砂页岩30份、杨树皮2份、椰糠5份、草炭土5份、肥料0.5份、微生物菌液0.5份;

  所述微生物菌液包括青霉菌200万cfu/ml、藤黄微球菌200万cfu/ml、肠膜明串珠菌200万cfu/ml、地衣芽孢杆菌200万cfu/ml。

  所述国兰栽培基质包括花生壳40份、紫色砂页岩15份、杨树皮1份、椰糠3份、草炭土1份、微生物菌液0.1份、肥料0.1份;

  所述微生物菌液包括青霉菌200万cfu/ml、藤黄微球菌200万cfu/ml、肠膜明串珠菌200万cfu/ml、地衣芽孢杆菌200万cfu/ml。

  所述国兰栽培基质包括花生壳60份、紫色砂页岩35份、杨树皮5份、椰糠10份、草炭土10份、微生物菌液0.8份、肥料0.8份;

  所述微生物菌液包括青霉菌200万cfu/ml、藤黄微球菌200万cfu/ml、肠膜明串珠菌200万cfu/ml、地衣芽孢杆菌200万cfu/ml。

  所述国兰栽培基质包括花生壳57份、紫色砂页岩30份、杨树皮2份、椰糠5份、草炭土5份、肥料0.5份、微生物菌液0.5份;

  所述微生物菌液包括青霉菌100万cfu/ml、藤黄微球菌100万cfu/ml、肠膜明串珠菌100万cfu/ml、地衣芽孢杆菌100万cfu/ml。

  所述国兰栽培基质包括花生壳57份、紫色砂页岩30份、杨树皮2份、椰糠5份、草炭土5份、肥料0.5份、微生物菌液0.5份;

  所述微生物菌液包括青霉菌500万cfu/ml、藤黄微球菌500万cfu/ml、肠膜明串珠菌500万cfu/ml、地衣芽孢杆菌500万cfu/ml。

  所述国兰栽培基质包括花生壳57份、紫色砂页岩30份、杨树皮2份、椰糠5份、草炭土5份、肥料0.5份、微生物菌液0.5份;

  所述微生物菌液包括青霉菌200万cfu/ml、肠膜明串珠菌200万cfu/ml、地衣芽孢杆菌200万cfu/ml。

  所述国兰栽培基质包括花生壳57份、紫色砂页岩30份、杨树皮2份、椰糠5份、草炭土5份、肥料0.5份、微生物菌液0.5份;

  所述微生物菌液包括青霉菌200万cfu/ml、藤黄微球菌200万cfu/ml、地衣芽孢杆菌200万cfu/ml。

  所述国兰栽培基质包括花生壳57份、紫色砂页岩30份、杨树皮2份、椰糠5份、草炭土5份、肥料0.5份、微生物菌液0.5份;

  所述微生物菌液包括青霉菌200万cfu/ml、藤黄微球菌200万cfu/ml、肠膜明串珠菌200万cfu/ml。

  所述国兰栽培基质包括花生壳57份、紫色砂页岩30份、杨树皮2份、椰糠5份、草炭土5份、肥料0.5份。

  所述国兰栽培基质包括花生壳57份、紫色砂页岩30份、杨树皮2份、椰糠5份、草炭土5份、肥料0.5份。

  所述国兰栽培基质包括花生壳57份、紫色砂页岩30份、杨树皮2份、椰糠5份、草炭土5份、肥料0.5份、敌克松0.5份。本实施例中敌克松作为了防止病害虫害的药剂。

  测试方法:用本发明述国兰栽培方法,栽培基质分别选取实施例1~实施11各栽培200株,得到栽培结果如下:

  综上所述:青霉菌在具备藤黄微球菌、地衣芽孢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的环境下,其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效果最好,使得兰花不会得枯萎病;而在种植过程中,发现了藤黄微球菌和地衣芽孢杆菌的配合能够对白绢病的致病菌半知菌亚门真菌进行杀灭抑制,从而降低兰花的白绢病患病率。同时,藤黄微球菌和肠膜明串珠菌的配合使用可以降低兰花炭疽病得病率。上述微生物菌液中微生物能够提高发苗率,当配比合理时,发苗率最高。

  综上所述,通过栽植前和栽植后对植株株高、根数、根长、叶长、叶宽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发现,本发明提供的国兰栽培方法使植株长势好、各项指标均比较高高。本发明的方法有利于兰花的生长,生长较快。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发明。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发明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发明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探索新型氧化还原酶结构-功能关系,电催化反应机制 2.酶电催化导向的酶分子改造 3.纳米材料、生物功能多肽对酶-电极体系的影响4. 生物电化学传感和生物电合成体系的设计与应用。

  1.高分子材料的共混与复合 2.涉及材料功能化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高分子热稳定剂的研发

  1. 晶面可控氧化铝、碳基载体及催化剂等高性能、新结构催化材料研究 2. 乙烯环氧化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 3. 低碳不饱和烯烃的选择性氧化催化剂及工业技术开发

  1. 加氢精制 2. 选择加氢 3. 加氢脱氧 4. 介孔及介微孔分子筛合成及催化应用

  一种土传病害生防菌剂、一种土传病害生物防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一种土传病害生防菌剂、一种土传病害生物防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一种土传病害生防菌剂、一种土传病害生物防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一种土传病害生防菌剂、一种土传病害生物防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