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6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芒种,寓意是有芒谷类作物可以种植,是种植晚稻等谷类作物的适宜时间。民谚“芒种不种,再种无用”,因为芒种的节气过后,谷类作物的成活率越来越低。这个季节是南方种植水稻,北方收获小麦的季节。让我们到江汉平原腹地荆门的田间地头去看看农忙景象。
这几天,荆门的高油酸菜籽油生产企业到农户田头进行订单收割。高油酸油菜的油酸含量高达72%以上,M6米乐官网约比普通油菜高10%,经济价值高,它也是近年来农户种植油菜的效益接近了“天花板”后的新选择。沙洋县李市镇会林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去年种植了300亩高油酸油菜,今年种植了450亩,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收益。
荆门市沙洋县李市镇会林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王标:“一亩田(油菜籽)晒干以后的平均产量258斤,每亩的产值是980多块钱,每一亩田享受到了150块钱的政府农资补贴,感觉到产量和效益都还不错,因为我们和荆品油脂直接签了订单合同以后,种多少卖多少,而且有一个差价补贴。”
沙洋县李市镇从2018年起和湖北荆品油脂公司合作种植了1000亩的高油酸油菜试验田,通过这4年的推广,今年种了35400亩高油酸油菜。M6米乐官网
荆门市沙洋县李市镇镇长 冯松林:“能够达到这样一个种植面积,也主要是老百姓看到了高油酸给他们带来的效益,今年下半年,我们了解了一下 ,种植面积应该可以达到50000亩。”
沙洋县是全国有名的菜籽油之乡,2021年秋播,高油酸油菜种植面积18.7万亩,占全县油菜种植总面积的25%,今年总产量将达到2.5万吨。
沙洋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 李士磊:“全县农民种植高油酸亩平节本增收200多元,也为油脂企业提供了高品质的原料。”
高油酸油菜栽培技术和生长期与普通油菜基本相同,但需要连片种植,以免与常规品种混杂,降低油酸含量。5月份,荆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过综合理论测产和实打测产,全市高油酸油菜亩平均单产为132公斤,与上年持平,比普通油菜籽低38公斤。中粮集团、省粮集团和本地油脂企业对高油酸油菜籽进行订单收购,荆门市 “一壶油”龙头企业湖北荆品油脂公司正组织机械、人员在沙洋县李市镇订单生产基地进行收割。
湖北荆品油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毅:“油酸含量达到72%以上是我们企业的‘生命线’,我们在订单种植推广的时候,我们采取整村整镇的推广模式,减少插花田的发生,减少异花授粉的这些因素导致的油酸含量降低。”
近年来,M6米乐官网荆门市高油酸菜籽的品牌逐步打响。“农谷一号”“荆花”2家高油酸菜籽产值已达2亿元,2025年油菜产业目标综合产值10亿元。湖北荆品油脂公司今年的订单2.3万亩,从5月中旬开始陆续收割。
湖北荆品油脂有限公司总经理 彭万祥:“今年收割高油酸油菜菜籽,估计要突破2万吨,达到2.3万到2.5万吨左右,我们全部采取订单种植的管理,订单种植这一块我们要种下去,还要收回来。”
为推动高油酸油菜大面积种植,荆门市采取“企业+基地+农户”订单生产模式,实行“七统一”的方式进行高油酸标准化种植,即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机播、统一防治、统一田管、统一机收、统一收购,让农户省工省时,种植销售无忧。荆门市在全省率先将油料大县奖励资金的50%以上用于优质油菜统一供种和技术示范,对高油酸油菜种植全部实行免费供种。
荆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刘菊:“这个政策从2019年开始,全省是30%,我们荆门就率先实行了50%的资金,用于油料大县的统一供种。”
荆门市还通过与华中农业大学专家科研团队合作,构筑“产学研”科技平台,联合成立了高油酸产业研发中心,为顶层设计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智慧大脑和科技支撑。将高油酸油菜纳入全市重点农业产业“五个一”工程之一,出台扶持政策,实行市、县(区)和油脂加工龙头企业各出资三分之一的办法,对高油酸油菜籽按每市斤补贴1元的价格收购。油脂加工龙头企业出资请农机,免费为农户耕种,并为种植户补贴部分肥料费用。去年秋播,荆门市连片种植40万亩高油酸油菜,约占全市油菜种植总面积205万亩的20%。荆门高油酸油菜主要分布在沙洋、掇刀、东宝和漳河新区,成为全省、全国规模化面积最大的高油酸油菜种植基地。
荆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刘菊:“我们今年的种植面积要超越我们去年的40万亩,肯定下半年我们要跨汉江,包括我们钟祥,包括京山都要涉及进来,都要进行高油酸油菜的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