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5岁的王森照,是一位普通居民,也是一位牡丹种植专家,曾获“牡丹大师”称号。他与牡丹打了一辈子交道,带头繁育、种植牡丹,是洛阳牡丹产业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
今年85岁的王森照,是一位普通居民,也是一位牡丹种植专家,曾获“牡丹大师”称号。他与牡丹打了一辈子交道,带头繁育、种植牡丹,是洛阳牡丹产业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
今年85岁的王森照,是一位普通居民,也是一位牡丹种植专家,M6米乐入口曾获“牡丹大师”称号。他与牡丹打了一辈子交道,带头繁育、种植牡丹,是洛阳牡丹产业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
如今,王森照尽管已到耄耋之年,却依然活跃在田间地头。“我从小喜欢牡丹,这一生要与牡丹为伴。”16日,老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王森照是洛阳市洛龙区定鼎门街道新村社区居民,他家的小院,俨然成了牡丹园。院内栽种着50多株牡丹,有赵粉、姚黄等九大色系。眼下,花开正艳,春风拂过,花枝轻颤,暗香浮动。老人穿梭其间,仔细查看每一株牡丹的长势。“这是豆绿,这是黑豹,这是海黄……”对于自己种植的牡丹,老人如数家珍。
新村素有“洛阳后花园”之美誉,牡丹栽培历史悠久。王森照的牡丹情缘始于童年,他的启蒙老师是自己的父亲。在他小时候,村里有一个牡丹园艺厂,占地200多亩,是村办企业,父亲是该厂厂长。
王森照回忆,每到周末或放假,他就跟着父亲在牡丹园艺厂里干活,学习修剪、打药、M6米乐入口治虫等牡丹养护技能,牡丹花大色艳、雍容华贵的气质深深吸引了他。
在王森照的记忆里,早期的牡丹种植以药用为主。他说,牡丹根又叫丹皮,具有清热降火、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
每年4月,牡丹园艺厂就成了花的海洋,吸引着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前来观赏,新安、孟津等周边县区的人也会慕名而来。M6米乐入口“我们敞开大门欢迎大家,只是要时时提醒大家文明赏花,毕竟牡丹娇贵得很。”说起往事,王森照脸上浮现出笑容。这段经历,也让他早早意识到牡丹的观赏价值,为后来发展牡丹产业埋下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