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建管模式,明确多方权责形成集聚效应农村大众报记者祝超群通讯员孙兆军
在平邑县卞桥镇滩汪湖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座座排列有序的大棚分列主干道两侧,抬眼望去,不见尽头。这片果蔬海洋中,就有卞桥镇西荆埠村村民丁红涛的葡萄棚M6米乐。
滩汪湖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卞桥镇利用“飞地建棚”模式,采取土地异地置换、等比例确权等方式,统筹周边尹家村、时家村等37个行政村的3000多亩土地资源,整合5000余万元“分散式”资金建起来的。目前,产业园有标准温室大棚932个,种植面积3000余亩,年产果蔬6万吨,交易额1.5亿余元。
“有的村想建大棚没合适的地,有的村有地但缺钱,现在各村庄资源互补,把果蔬大棚集中建在一起,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卞桥镇尹家村党支部书记尹绪强说。尹家村拿出700多亩地入股园区M6米乐,不仅村集体有分红,村民也能就近承包大棚或打工。
为把果蔬产业的规模优势转化为更大的发展优势,2021年,在卞桥镇党委政府支持下,西荆埠村、前车庄、岳家村、尹家村等村党支部和种植大户牵头成立了平邑县乡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专门负责滩汪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运营管理。
“生产标准不统一,农产品的质量和收益都难保障。M6米乐以前种植户自行种植和采购,没有统一种源、肥料和技术指导,果蔬质量参差不齐,售价比其他大型合作社统一标准种植的产品每斤低0.2元—0.4元。”西荆埠村党支部书记、平邑县乡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敬松说。此外,大棚及其配套设施老化,且种植户对刚介入园区管理的合作社缺乏信任,导致收取承包户的大棚租金很困难。
“合作社帮种植户垫付大棚租金60多万元,约定大棚配套等问题解决后,再补齐承包费;完善园区水、电、路、网等配套设施,并对问题大棚整改;成立农机服务中心、农残检测中心、应急抢险服务中心、蔬果分拣配送中心,引入电商运营平台。”刘敬松说。合作社还为种植户统一购买保险,防止“果贱伤农”。
随着配套设施等硬环境的改善,种植户的信心逐渐回升。为提高生产管理效率和果蔬质量,合作社在滩汪湖园区创新模式,推动利益共享及合理分配。“果蔬大棚的所有权归村集体,确保村村都有增收产业。我们鼓励村‘两委’、党员种植户通过资金、土地等参股合作社,37个村完成‘飞地大棚’资产确权和流转土地折股量化。经营权归承包户,承包户可通过免费入社、参股分红或自产自销等方式自主开展经营活动,并按照大棚面积缴纳1万—6.5万元不等的年度承包费。”刘敬松说,脱贫户和村集体则同享收益,明确政府统筹资金建设的大棚、交易中心及配套设施租赁收益30%用于村公益事业建设,70%用于项目带动的脱贫户稳定增收,并按照合作社总体收益的6%建立村集体收益基金M6米乐,关联村年均增收超过两万元。
“监管权归镇政府,所有资金形成的资产统一纳入村集体‘三资’管理,由镇经管站安排专人对产业资产形式、数量、位置、经营方式、收益分配等情况进行登记入账,M6米乐确保项目运行平稳有效。”卞桥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高洪扬说。管理权归合作社,则为了做到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购销“四个统一”,这是提高果蔬品质的关键。
在这种运营模式下,合作社、村集体以及大棚种植户等主体的收入显著提升。其中2022年,合作社就增收42万元,社员除获得土地流转租金外,每年还按股获得分红。
在平邑县卞桥镇滩汪湖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座座排列有序的大棚分列主干道两侧,抬眼望去,不见尽头。这片果蔬海洋中,就有卞桥镇西荆埠村村民丁红涛的葡萄棚。
滩汪湖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卞桥镇利用“飞地建棚”模式,采取土地异地置换、等比例确权等方式,统筹周边尹家村、时家村等37个行政村的3000多亩土地资源,整合5000余万元“分散式”资金建起来的。目前果蔬,产业园有标准温室大棚932个,种植面积3000余亩,年产果蔬6万吨,交易额1.5亿余元。
“有的村想建大棚没合适的地,有的村有地但缺钱,现在各村庄资源互补,把果蔬大棚集中建在一起,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卞桥镇尹家村党支部书记尹绪强说。尹家村拿出700多亩地入股园区,不仅村集体有分红,村民也能就近承包大棚或打工。
为把果蔬产业的规模优势转化为更大的发展优势,2021年,在卞桥镇党委政府支持下,西荆埠村、前车庄、岳家村、尹家村等村党支部和种植大户牵头成立了平邑县乡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专门负责滩汪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运营管理。
“生产标准不统一,农产品的质量和收益都难保障。以前种植户自行种植和采购,没有统一种源、肥料和技术指导,M6米乐果蔬质量参差不齐,售价比其他大型合作社统一标准种植的产品每斤低0.2元—0.4元。”西荆埠村党支部书记、平邑县乡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敬松说。M6米乐此外,大棚及其配套设施老化,且种植户对刚介入园区管理的合作社缺乏信任,导致收取承包户的大棚租金很困难。
“合作社帮种植户垫付大棚租金60多万元,约定大棚配套等问题解决后,再补齐承包费;完善园区水、电、路、网等配套设施,并对问题大棚整改;成立农机服务中心、农残检测中心、应急抢险服务中心、蔬果分拣配送中心,引入电商运营平台。”刘敬松说。合作社还为种植户统一购买保险,防止“果贱伤农”。
随着配套设施等硬环境的改善,种植户的信心逐渐回升。为提高生产管理效率和果蔬质量,合作社在滩汪湖园区创新模式,推动利益共享及合理分配。“果蔬大棚的所有权归村集体,确保村村都有增收产业。我们鼓励村‘两委’、党员种植户通过资金、土地等参股合作社,37个村完成‘飞地大棚’资产确权和流转土地折股量化。经营权归承包户,承包户可通过免费入社、参股分红或自产自销等方式自主开展经营活动,并按照大棚面积缴纳1万—6.5万元不等的年度承包费。”刘敬松说,脱贫户和村集体则同享收益,明确政府统筹资金建设的大棚、交易中心及配套设施租赁收益30%用于村公益事业建设,70%用于项目带动的脱贫户稳定增收,并按照合作社总体收益的6%建立村集体收益基金,关联村年均增收超过两万元。
“监管权归镇政府,所有资金形成的资产统一纳入村集体‘三资’管理,由镇经管站安排专人对产业资产形式、数量、位置、经营方式、收益分配等情况进行登记入账果蔬,确保项目运行平稳有效。”卞桥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高洪扬说。管理权归合作社,则为了做到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购销“四个统一”,这是提高果蔬品质的关键。